道德经 第十章 载营魄
载营魄,抱一能无离乎? 载,犹处也。营魄,人之常居处也。一,人之真也。言人能处常居之宅,抱一清神。能常无离乎, … 阅读更多
载营魄,抱一能无离乎? 载,犹处也。营魄,人之常居处也。一,人之真也。言人能处常居之宅,抱一清神。能常无离乎, … 阅读更多
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; 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,无也。以其无能受物之故,故能以实统众也。 埏埴以为器,当 … 阅读更多
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, 爽,差失也,失口之用,故谓之爽。夫耳、目、口、 … 阅读更多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 宠必有辱,荣必有患,惊辱等#4 … 阅读更多
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此三者,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 无状无象,无声无响,故能无所不 … 阅读更多
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:豫兮若冬涉川, 冬之涉川,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,其情不 … 阅读更多
致虚极,守静笃。 言致虚物之极,笃守静物之真正也。 万物并作, 动作生长。 吾以观复。 以虚静观其反复。凡有起 … 阅读更多
太上,下知有之; 太上,谓大人也,大人在上,故曰太上。大人在上,居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焉而不为始,故下 … 阅读更多
大道废,有仁义; 失无为之事,更以施慧#8,立善道进物也。 智慧出,有大伪; 行术用明,以察奸伪。趣睹形见,物 … 阅读更多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。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 … 阅读更多
绝学无忧。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 下篇为学者日益,为道者日损,然则学求益 … 阅读更多
孔德之容,唯道是从。 孔,空也。唯以空为德,然后乃能动作从道。 道之为物,唯恍唯惚。 恍惚无形,不系之叹。 忽 … 阅读更多
曲则全, 不自见,则其明全也。 枉则直, 不自是,则其是彰也。 洼则盈, 不自伐,则其功有也。 弊则新, 不自 … 阅读更多
希言自然。 听之不闻名曰希。下章言道之出言,淡兮其无味也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。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,乃是自然 … 阅读更多
跂者不立, 物尚进则失安,故曰企者不立。 跨者不行,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其在道也, …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