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
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 明谓多见巧诈,蔽其朴也。愚谓无知守真,顺自然也。 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 多 … 阅读更多
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 明谓多见巧诈,蔽其朴也。愚谓无知守真,顺自然也。 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 多 … 阅读更多
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是以圣人处上而 … 阅读更多
天下皆谓我道大,似不肖。夫唯大,故似不肖。若肖,久矣其细也夫。 久矣其细,犹曰其细久矣。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,故 … 阅读更多
善为士者不武, 士,卒之帅也。武,尚先陵人也。 善战者不怒, 后而不先,应而不唱,故不在怒。 善胜敌者不与, … 阅读更多
用兵有言:吾不敢为主而为客,不敢进寸而退尺。是谓行无行, 彼逐不止。 攘无臂,扔无敌, 行谓行陈也。言以谦退、 … 阅读更多
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 可不出户窥牖而知,故曰甚易知也。无为而成,故曰甚易行也。或於躁欲,故 … 阅读更多
知不知,上;不知知,病。 不知知之不足任,则病也。 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
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无狎其所居,无厌其所生。 清静无为,谓之居。谦后不盈,谓之生。离其清静,行其躁欲,弃其谦后 … 阅读更多
勇於敢则杀, 必不得其死也。 勇於不敢则活。 必齐命也。 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 俱勇而所施者异,利害不同,故曰或 … 阅读更多
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若使民常畏死,而为奇者,吾得执而杀之,孰敢? 诡异乱群谓之奇也。 常有司杀者杀。夫司杀 … 阅读更多
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是以饥。民之难治,以其上之有为,是以难治。民之轻死,以其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夫唯无以生 … 阅读更多
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,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不胜, 强兵 … 阅读更多
天之道,其犹张弓与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,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,人之道则不然, 与天地合 … 阅读更多
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其无以易之。 以,用也。其谓水也,言用水之柔弱,无物可以易之也。 弱之胜强 … 阅读更多
和大怨,必有余怨, 不明理其契,以致大怨已至。而德以和之,其伤不复,故必有余怨也。 安可以为善。是以圣人执左契 … 阅读更多